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年代,在偏僻的小乡村负责管理的都是些族老。所以说老人的话语权和见识才是百姓中最广的。
“很好啊!儿子出去打工了,我和儿媳妇在家种地,孙儿去城里的一个小书院读书去了,这日子过的是越来越好了。”
换了身普通百姓衣服的法正看起来不过是个还未及冠的少年,因而老人也没有太过在意,像唠嗑似的随口说道。
法正想听的可不是这些,这种话已经听了无数遍,一开始还觉得欣慰,但现在早就听腻了。直截了当地问道:“您最近生活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老人对于法正没什么戒心,张口就来道:“现在吃穿是不愁了,但粮价太低了,今年的粮价足足比以前低了三成。我儿媳现在都打算和我儿子一起在城里打工了。”
法正心中暗暗记下。这个问题反映的人不少,但由于耕牛的大量出现、先进的农具的普遍使用以及大量荒地的开垦,江东的粮食今年产出的有些太多了。家家户户有余粮不说,光是扬州府库多出来的粮食都够整个江东再吃一年多了。
毕竟江东地广人稀,土地、耕牛、农具一到位,水利工程再加上肥料和一些耕种的小技巧。原本一人也就分得不到十亩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