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之首,鲁肃自然要盯着点。随着对于诸葛亮的愈发了解,鲁肃对其越是赞赏甚至敬佩。若不是亲眼所见,鲁肃真的难以想象不过一弱冠之年的小子行事居然如此的缜密沉稳。
诸葛亮到南蛮后的一举一动莫不是走在了最对的一步上,对各种事物的处理也都恰到好处,几乎可说的上是滴水不漏,一点错误都没犯。
凭心而论,鲁肃自觉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此多的事物除了下来他总会有犯错的时候。可诸葛亮却仿佛是精密的机器一般,三个月下来处理的事丝毫没有差错。
若不是经验和见识方面还略有欠缺,鲁肃都觉得如今的诸葛亮直接可以代替他的职位,甚至能做得比他更好更高效。
“刺史大人,如今我益州与西南各国的交易地点多位于成都附近、益州西面的汶山郡边境。诸多事务积压于此,益州南部、南蛮以南的诸国若要交易须得绕过南蛮由西侧北上方能抵达。依亮之见,其实可以将南蛮之核心云南打造为新的交易中心,再将云南和成都之间的道路拓宽,多加驿站,从而简便交易路线。如此一来也可以为南蛮百姓谋福利,令南蛮归附。”诸葛亮侃侃而谈道。
“这个想法不错,老祝融,你的意见呢?”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