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让权,怕是最终便宜的还是袁绍等人。而以刘协之心性,怕是曹操交权之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
自从曹操奉迎天子,而且面对天下大乱、诸侯纷起的那个局面开始,曹操就已经无路可走。无论是谁,在曹操那个位置,也不敢说会做的比曹操好。一个天天想你死的天子,一群在后方扯后腿。大敌当前,明知袁绍是什么人还妄想袁绍是忠臣能够勤王复兴汉室,给曹操制造麻烦,这种人换作谁站在曹操那个位置也会恨之入骨。
无论奉迎天子的是哪路诸侯,哪路诸侯就会成为天子的眼中钉、群臣的肉中刺,众矢之的、功高盖主。曹操的所作所为,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他没有别的选择,在大汉和自己举族性命以及自己麾下所有文武的全部性命面前,他还能选择什么身不由己,不称帝已是对大汉最大的忠诚。
相反,刘备这个所谓的汉室后裔、仁厚之君,却是称帝了。二子,一名为封,一名为禅,这本就说明了一切。或许有人说刘封本命就叫寇封,不过是巧合罢了。但是刘备在为刘禅取名之时,难道就考虑不到这一点古代对于天子的避讳如此之重要,刘备这个汉室后裔岂能不知。且在其“被劝”称帝之后,曾经反对的三臣,一死两冷落,足见其心。
忠奸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