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了明国的地方政权制度,文官制度、武官制度、科举制度等等方方面面的东西。
反正现在他是草创一国,自然是怎么高效就怎么来,地方政权就设置了省—府(市)—县—镇(乡)四级,没有前明的卫所制度,军政分离,司法独立。
在科举制度上朱海涛有了创新,奉行“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就是打着以中学为本的幌子,实习近代的“军国民教育”,让学校里的孩子们都知道忠君报国。
另外,他还实行了“秀才为官”和“科举晋级”的制度,只要是在科举中得了秀才的人便能从最小的官开始当起。
在颁布完了这些之后,朱海涛就任命李荣仁为内阁总理,毕在生为军械部长,吴泽涛是农业部长,他不适合带兵,不过对于农业发展,还是有自己的一套东西的。
财政部长和商业部长是钱友仁在担任,他也辞去了自己的师长职务,专心做起了政府的职务。
工业部长朱海涛没设,因为在这个时代没多少人懂工业,因此实际是朱海涛自己负责的工业发展,以免走入到了歧途之中。
在颁布完这些事情之后,朱海涛就带领文武百官、明军将士以及部分百姓,来到了不远处一座巨型石碑前面,这个石碑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