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铁路,连接棉兰老岛上所有的大城市。不过因为蒸汽机车还没有被朱海涛发明出来,只能依靠进口过来的马车来运输矿物和人员了。即使是马拉火车,因为有固定轨道的存在,也比一个光秃秃的道路迅速货物快乐至少六成以上。
不过就是这样,铺设钢轨所需要的钢铁数量也是成千上万吨,大明王国一年生产的钢铁都不够。
为此,朱海涛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将历史上能够大规模生产钢铁的转炉炼钢法设计出来。为此部分设备还需要从欧洲进口,因此就委托冈萨洛维奇去做这件事了。
英国人贝塞麦在1856年发明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成为了近代炼钢法的开端,为能够大量生产钢提供了条件,不过缺点是不能除去钢中的硫和磷,为它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在1879年德国人托马斯发明了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它可以靠碱性炉衬处理高磷生铁,不过不能多用废钢。
朱海涛直接采用的是托马斯发明的方法,虽然它还有许多缺陷需要得到改进,但是朱海涛还是决定选择这个方法,因为这些科技的发展都是一步步来的,超前研究需要好费时间更多,一点也不划算。
朱海涛陪着冈萨洛维奇看着设备被装上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