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改土归流”因而也成为明代广西壮族土司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不止是清朝,早在明朝就已经在推广这一制度了。
不过这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其中的争议相当之大,例如首先就是关于设土与设流的争议。
因为改土归流触及上至明朝廷各个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下至壮族土司及壮族民众的利益,特别是涉及多民族国家的边防问题。
因此,在改土归流问题上,朝廷内外、朝野上下存在着思 想认识上的不统一和认同上的较大差异。
于是,各方或主张设土,或主张设流,或主张流土兼治,意见纷呈,异议迭现,在改流进程中出现了思 想交锋。
持“设土论”者,大多遵循传统的“以夷制夷”思 想,鉴于壮族土司在稳固边疆防卫与维持地方社会秩序中具有一定作用,因而力主保留壮族土司的世袭统治地位。
他们当中以王守仁、林富、揭稽、姚镆等为代表,其中尤以王守仁的议论最具代表性。
嘉靖六年(1527),任两广总督兼巡抚之职的王守仁,亲赴广西镇压思 恩、田州苗民起义和黔江流域的大藤峡瑶民起义,平复地方,“以图久安”。
他从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