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兵镇压江东亲土司的权绅。
1932年,改县丞为梁河设治局,并改五区为十九乡镇。
同年,省政府将南甸“飞来地“铜壁关,蛮允划归莲山设治局。
1933年,设治局连续两年截收土司三大款共三万余元。
1935年,督办署游击大队长周子才代理局长,征调壮丁成立常备队,加强财政税收工作。
1936年设治局推行新滇币,省教育厅办省立小学,以局署驻地大厂为本校,以司署驻地遮岛为分校。
1937年,土司和设治局组织民工参修滇缅公路龙陵至暮康段。
7月20日,龚绶因反对设治局搞清丈,公买烟,调兵攻打设治局,被解省入狱。
1940年,通过疏通,龚绶才出狱回到司署,经政府批准,子龚统政承袭宣抚司使职。
后来,在滇西抗战爆发前,云南地方政府在对南甸宣抚司予以安抚的同时,通过设置的一系列管理机构推行了清查户口,清丈土地,征收赋税,兴办教育,禁绝烟毒等政令,以期削弱土司权限,加强政府统治,以便最终完全废除土司。
虽然此时流官体制没能完全取代土司制度,但土司的权力已有一定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