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万人的运作,负责组织的右相府及下属几部,工作量惊人的庞大。从秦嗣源,到下属的户部、工部、刑部、兵部,互相之间的协调、运作、串联,自一品的高官到最低层的里正、衙役,一层一层的命令下达,安排调配。每时每刻,成百上千的官员在城市里来往奔走,基层的官员将人员调配起来,中层官员负责筛选,工部、户部,准备大量后勤物资,兵部反馈每一条有关于城墙上战事的消息,幕僚团还要针对这些信息作出推算,此后将一拨拨的人调到合适的地方。等待运用。
真正的战事,是从这样成千上万琐碎事情的运作里支撑起来的。当那城墙上惨烈的战斗里出现缺口,李纲、种师道等人带着人命迅速填上去的时候,真正决定大局的,除了城中的战意,还包括了他们的手边。有没有足够的适合拿上去填的人命。
从良莠不齐的群众里筛选出可以作战的人来,筛选出可以作为匠人、运输者的人来,将他们迅速安排在出现空缺的地方。当城头的每一拨部队出现大量战损的时候,敏锐地做出反应,投入可用的生力军。再回头在城里进行大量的宣传,给所有人打气,保证所有人的吃喝,等等等等,都是后勤中枢的难题。
坐镇兵部中枢的秦嗣源已经两日两夜没有合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