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因此,“华夏”的提法固然能在小苍河那种艰难时期振奋人心,却很难在和平的西南成为推动一切的核心理念。
那么,在此时的西南,能够成为核心理念的到底是什么?宁毅选择的仍旧是契约精神。
将退役或是负伤的老兵调配到各个村落成为华夏军的代言人,制约各地乡绅的权力,将华夏军在和登三县推行的基本的人权与律法精神写成简单的条例,由这些老兵们监督执行,宁可让执法相对机械化,打击各地为富不仁的情况,也是在这些地方逐渐的争取民心。
而为了令各地乡绅对于老兵的腐化速度不至于太快,不断进行的思想工作便是极为必要的事情。而这种模式,与美国早期的治安官模式,其实也有一定的类似。
从现实层面上来说,华夏军眼下的状况,其实一直都是一支在现代军队理念维持下的军管政府,在女真的威胁与武朝的腐败中,它在一定的时期内依靠战绩与军纪保持了它的强大与高效。但如果在这种高效逐渐回落后——即将近一代华夏军不可避免地要回归到生活中的轮回完成后——如果宁毅所放下的理念,无论是民主、人权、封建还是资本不能落地成型,那么整个华夏军,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崩离析的后果。
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