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物”。仁爱也是出自上古之典故。说的是,上古有一位大能“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
这四个字饱含了泰阳真君对演武堂弟子们的器重,以及对新的修士军队的美好期望。
而叶罡在旁边小注一行字:建议筹备会议以之为演武堂之校训。
“校训”一词,对沈云来说是个新鲜的字眼。他略一品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觉得这条建议很不错。
接下来的篇幅里详细的阐述了演武堂的弟子管理体系与学业体系。对于沈云来说,这些大多是全新的,同时,也是他非常感兴趣的。本来一目十行的他,一字一句的读得甚是仔细。
不过,读着读着,他渐渐发现,文中并不是一个人的观念。更确切的说,应当是叶罡在这里头掺了不少他自己的私货。从这些地方,他不难看出,叶罡与泰阳真君在如何度天劫这一方面,观念颇有出入。
泰阳真君认为已经越来越成像的天劫,是整个祝融大陆之大劫难,天下苍生必须共同面对。是以,修士与凡人当同心协力,共同挑起度天劫、济苍生的重担。
而叶罡在文中做的那些批注,明面上看上去对泰阳真君这些观念是赞成和拥护的,但是,沈云越琢磨越觉得,叶罡不批注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