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毁家灭田的,该如何是好?”
帐中一片沉默,数息后,卢敏幽幽叹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刘备撇嘴道:“天地不仁,乃是天地无心。”
卢敏讶道:”五郎何出此言?天地无心,何以生万物以养人?“天父地母,可不是反清复明的专用口号,这一说法源自《周易》: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管子》和《淮南子》里都有天父地母的描述,而《太平经》更是具体: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
刘备道:”大道自然,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是以天地无心而生化万物,而后我等格物而致知。何为知?吾以为,知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格万物而先致见闻之知,而后大其心,再致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便是良知,便是天理。是以我等要致良知,而后方可知行合一。“
刘备越说越快,越说越兴奋,这些日子他从未停止过思 考,他的理论正逐渐成型:”什么是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了,只有格物致知,而后知行合一,才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有才无德,不致良知,为官越高,祸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