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字文惠,高干之从弟。以明法而知名。高干初归袁绍时,便呼高柔来此。高柔方到河北不久,其父蜀郡都尉高靖病死于任上,高柔闻讯又不畏艰险,一路跑到蜀地去治丧,在那守孝三年这才回来。
袁绍别的方面不说,却是一个非常讲孝道的人,他曾经一连给父母亲守了六年的孝,所以对高柔不畏辛苦不惧兵灾战乱,千里远行到蜀郡去奔丧的行为非常欣赏。又觉得高柔弱冠年纪便敢远行,人品胆识无一不具,是以就将此重任托之于高柔。
高柔历史上先仕曹操,后历经曹氏五帝,官止于太尉之高位,自然不是个平庸之人。他听袁绍交待,却也毫不畏惧,领命之后,便欲收拾衣物出行。高干却是担心得紧。他本来就是随口一说打发袁绍的,谁曾想袁绍竟然当了真。
高干久镇并州,自然知道并州北方四郡是个什么状况,在他看来,那里是无法无天之地,遍地都是盗贼和寇匪,不讲道理,没有律令,全靠拳头和刀剑来说话。自家兄弟虽然也习得弓剑,但比起自己来,却还是要文弱很多。万一去了那里有个什么好歹,自己如何向婶母交待。
高干这里心急,高柔何等聪慧,自然看得出来,于是便笑道:“兄长不必牵挂,吾自有保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