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至死的基因,所以历史上曹操才在《步出夏门行》中写出如此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麴义大喜,他进了西域,也是两眼一摸黑。他是不怕任何艰难,但身后五千子弟,他总要把他们都带回家的。绝不能让他们枉死在这蛮荒之地。现在有了丁仪的主动投效,等于在这黑暗之地点亮了一个灯塔,西域这地图上笼罩的迷雾,于是就这样散去。
麴义道:“我得公礼,如鱼得水也。公礼若不嫌弃,可暂为我军中主簿,日后班师,我当奏明公礼之功,以报大将军。”
丁仪等的就是这句话。有了麴义的保证和举荐,大将军到时就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到时自己再上西域之策,便不会被视作无名小卒的胡言乱语。麴义话音方落,丁仪便是一礼,道:“敢不效死!”
西域的汉官们基本上逃的逃,散的散,还有的干脆自立了。留在这片土地上还忠于汉朝的,也不多了。
丁仪在知道还有一路军去了伊吾城后,便对麴义道:“将军,宜禾都尉与我等不通音讯久矣,听闻数年前其于伊吾杀官自立,段将军若去,只怕要遭其算计。”
宜禾都尉,监护移支与蒲类前国、蒲类后国等部势力。这几部以前都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