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瑁好控制,于是串联益州大族,一起议立刘璋。黄权也是被赵韪说服的那一个。谁曾想,还没有十年,曹操便打进来了,在外敌面前,刘璋表现得实在差劲,在手中还有数郡,兵甲钱粮无数的情况下,守都不愿意守,突然便降了。这让黄权如何甘心?
从道义上说,黄权自认是汉臣,刘璋是朝廷任命的益州牧,还是宗室,替他效命黄权心安理得。而曹操现在在袁绍败亡之后,法理上的头衔事实上都失去了意义。无故而攻益州,形同造反。只是现在谁还在乎造反这个词?
从私人角度讲。曹操入主益州,利益必定会重新分配,作为坚定的反对派,黄权用脚趾头也能想到,黄家只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了。坐冷板登是肯定的,被打压也是肯定的。辛苦几十年的努力被白费,黄权又如何肯甘心?
现在立马倒过去?黄权还是比较要脸的。士人们就是如此奇怪。有时候为了脸面,或者是为了所谓的大义,真的是连命都不要了。
七想八想,黄权心道,益州是待不得了。索性跑到关中去,以待天下之变。到时若中山王起兵,自己自然也可以出力。现在失去的,将来再加倍拿回来不就行了?
打定了主意,于是黄权便连夜出奔。第二日一早,副将等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