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极大的进步。
因为师徒私人教学,实则讲多少、讲得好不好,全看师父个人心情,并无成例,固然有良师因材施教,但也不乏有人误人子弟。
“原来如此,道脉兴起,原来是因为十方丛林之制,此制确实拓宽了上进之途,广开方便之门,大利于道法显圣的大世。”
苏素对此并不觉得奇怪,甚至连这套制度是谁传下都懒得问。
比如地星,道教昌盛时期也有一套类似的十方丛林和子孙庙制度。
不过细节方面更贴合地星人文环境而已。
事实上,苍梧界与地星,人文环境很是相似。
苍梧界名义上依旧是要拜诸位道祖的,但是,他们的道经却都是自悟自证,于他们而言,道祖传道,是民间缥缈传说,实际上并不存在,至少不存在于仓位界。
而在地星,却是有三清、庄周、文始派等等诸位大德的直接传承序列。
真假不太好说,但是至少追溯道法传承,一般都能追溯到一位乃至于许多位大罗道祖的。
换句话说·······地星是诸位道祖的自留地,道统传承地,而苍梧界只是一帮子偶尔沐浴“教化”,自证自悟,彼此报团取暖的散修道人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