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政权在山东土崩瓦解。
前明官吏和地方士绅在各地建立起基层政权,恢复社会秩序。
阶级决定立场。
流贼动了儒家地主们的利益,李自成居然还抄士大夫的家,地主士绅们自然是和李自成不共戴天。
至于清军入关后么,与反抗李自成剥夺他们的特权、家产的归旨一致,士绅指望满清征服者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在新的统治秩序里寻得庇护。
在满清征服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士绅选择顺服异族占领者并与他们合作,一反稍前他们对待大顺政权的排拒态度。
其实大顺军乍至之时,济宁及山东各地大都没有马上发生激烈对抗,但当士绅、富户的财产、权利、地位和社会秩序被践踏时,出于对“割富济贫”的恐惧,他们开始反抗,驱除了李自成的农民武装。
相反,在清初,士绅所希冀的秩序和特权,却得到满清新政权的认可和保证。
改朝换代过程中出现的政权空白加剧了治安恶化,山东西部饥民结伙成寇,严重地威胁了士绅—地主阶级的地方霸权。
孤立无助的士绅与李自成、地方土匪发生冲突,而清政权却是以他们的救星面目而出现的。
进占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