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年10月,仁祖正式册封在反正过程中立功的官员。
这一次的功臣叫做“靖社功臣”。
靖社功臣的第一等,是李贵、金鎏、申景禛、金自点、沈器远等十人。这十位一等功臣当中,独独没有功劳数一数二的李适。
然而,在接下来的第二等功臣,李适却排名头一个。
如此看来,在朝廷或者说是金鎏、李贵等西人党核心成员面前,李适既不是一个立大功的人也不是一个立小功的人。
这就是李适在仁祖反正中的定位。
在此之后,李适加紧了在北方的军事部署。
而后金军忙于与明朝的辽东边军,还有东江的毛文龙所部交战,无暇东顾。李适日益成长的大军因此成了朝鲜朝廷的心腹之患。
也许是西人党急于要把李适给彻底铲除,也许是李适实在不忍功劳被他人占据,1624年,在朝鲜的京城发生了一场巨变,导致了李适正式发动叛乱。
作战经验老到的李适给了李贵等人一个下马威。
显然西人党的文官们根本无法预计李适的行动会如此迅速。
数日之间便攻破了京城。
仁祖率朝廷官员逃往公州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