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的,只能等候候补,等候出了空缺再上任。
要等多久?真没有人说得清楚,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两年。
别看大明三年才出一批进士,泱泱大国,几千个空缺,每三年才上来三百人。
但是很多地方官,并不是进士出身,举人也是能花银子搞个县令什么的做做的啊。
总的来说,寒门子弟即便得了进士功名,也不能算完全踏入了富贵门。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一甲三人,还有二甲的头几名,则不出意外,按礼制,进了翰林院。
韦宝得了个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若是韦宝从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个级别外放到地方上,至少要给韦宝弄一个五品的知府当当!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
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
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