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唯一能靠的只有皇帝。
太监的一切全部维系在皇帝的好恶上,如果皇帝喜欢熊廷弼,不想问罪于熊廷弼,什么都好说,如果皇帝讨厌熊廷弼,那么熊廷弼死路一条,有银子也拿不住,当时就会失去一切。
所以,如果魏忠贤确定皇帝讨厌熊廷弼,估计那个风口浪尖上是不敢替熊廷弼说好话的。
其次,魏忠贤当时的影响力,也让中间人汪文言缺乏自信。
看一件事,要参考事情本身的时间背景,天启二年的时候,魏忠贤还没有当上总督东厂。
虽然那个时候魏忠贤是皇帝的亲信,但魏忠贤当时的影响力,应该并不是让人非常有信心。
在这种背景下,韦宝估计汪文言又找别的门路了。
既然如此,汪文言最初为什么要走魏忠贤的门路?
韦宝猜测,主要原因是因为熊廷弼已经知道了主要症结在皇帝那里,皇帝就不愿意原谅他熊廷弼,所以只人收买皇帝身边的亲信,才有机会改变皇帝的态度。
否则,皇帝不愿意原谅熊廷弼,而熊廷弼的罪行又摆在那里,谁也无法救熊廷弼的。
不知道是汪文言,还是熊廷弼可能又觉得,想改变皇帝的态度,未必非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