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架子上,是上上品,最好的了,明天就要供给江陵的各大家族,你们想要,尽管挑些好的。”
其实这个时期的纸张,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差劲。
这个时代,便有一位造纸能手,叫做左伯,他对造纸术的贡献,与蔡伦并列,他在蔡伦的基础上对造纸术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他所造的纸,薄厚均匀,色泽鲜明非常闻名,被后人称为左伯纸,左伯纸,也得到了后世的称赞。
在东汉黄巾之乱之前,纸张的产量,质量是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黄巾之乱后,简牍的使用却又有了回升,并非是纸张不如竹简优越,而是因为天下大乱,百姓离乱贫穷困苦,从事造纸职业的人并不多,产量少,成本高,因为对于纸张,人物便格外珍惜。
几十年后,西晋统一,纸张便再次普及,渐渐取代了竹简,布帛便可说明问题了。
可以说是因为战争,使得造纸术的发展落后了数十上百年。
木架上,摆放着一摞摞的纸张的,主要分为三个种类,下品,上品,以及次品。
下品的乃是草纸,用稻草等物做成,呈黄色,质地粗糙,不能用于书写,一但下笔,便会散墨。与后世的黄裱纸类似,只不过质地更加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