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秦英的答卷,三个问题,其答题的侧重点只是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多是关于与公孙渊对话的假设,其言辞说的倒是气势磅礴。
而第二个问题,秦英回答的是直接面见公孙渊,也没有提前打探消息的意思 。
至于第三个问题,秦英的说法是若事不成,也会尽力一试,绝不会坠大汉的声名。
对于这份答卷,法正是不满意的,虽然其词藻丰富,但却没有多大实质性的作用。在法正看来,其价值还不如罗宪的答案。
一旁的张松此时探过头来,低声说道:“便以秦英为主使吧?其言辞说的不错,我若是公孙渊,被他这么一说,只怕也要答应了。
而且他是益州人,宗预答得虽然不错,但毕竟是荆州过来的。”
然而法正却摇了摇头:“他的文章写的的确不错,但其对话都是猜想,我们连公孙渊的性格都不知道,那么你觉得他猜想的那些对话,能派的上多大用场?”
“这……”张松闻言不由得愣住了。
在世人印象中,辽东乃是世外净土,百姓康乐,因此秦英文章中所设想的公孙渊,性格方面比较宽仁。其设想出来的对话言辞,都是基于这一点的。
如果现实中公孙渊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