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跟没事人似的柏毅握着他的命门。
什么命门?自然是那批丝绸和天然橡胶,要知道美国在远东发动声势浩大的朝鲜战争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在欧洲方向对苏联的战略挤压,正因为如此东西方两大集团尽管没有如一年前的柏林危机那般剑拔弩张。
但在各个领域也是针锋相对,毫不松懈,有介于此为了增强苏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打击能力,结合卫国战争的经验教训,斯大林命令苏联国防部大力加强空降兵建设,以便在未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迅速突入敌后,围歼西方重兵集团。
有斯大林的命令,苏联国防部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将空降兵单独化为一个兵种不说,还直接隶属于国防部,后来干脆连国防部都无法隶属,将指挥权转交到最高通统帅部,作为一支绝无仅有的战略力量,成为苏联领导人手中的一把利剑。
既然是克林姆林宫的“天子亲军”配备自然不能差,于是对军备投入不计成本的苏联军工部门二话不说,直接开辟一条空降兵专用装备体系,专门用于空降兵武器装备的研发,而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降落伞。
本来苏联的想法很好,准备跟风美国,利用尼龙纤维编织降落伞的伞面,可惜苏联在化工和新材料方面技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