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不过无所谓,木炭也不是很贵,在北方多山,多森林的地方,木炭只是费点个功夫而已。
芒硝是早就具现出来,石灰石也是现成的,赵信吩咐他们,来时加入材料,10斤的芒硝,十斤的生石灰的,还有3.3斤的碳粉,这是木炭被碾磨成的粉末,石灰石和芒硝也是一样,被用石磙子碾磨碎了,利用工具混合在一起。
这些混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古怪的粉末,放入到铁箱进行煅烧,没有选择专业的炼铁炉,温度已经不低了的。
中国大规模的使用铁之后,到了北宋达到了一个高峰,北宋是可以融化铁的,铁的熔点在1500度左右,哪怕只是烧红,大概在700度会被烧红,伴随着温度的加大,这种红色会越发的强烈,一直到白炽的状态之后,就会溶解,这是一般规律。
在没有高温温度计的前提下,很多的火候,都需要人为来控制,赵信设定了一个区域,他不是为了融化铁的,这没有意义,可是煅烧这个混合物,需要950度到1000度的温度。
这一点,没办法,只能够估计,他不但自己亲自看着,还请来了一个对于火候认识比较深入的铁匠,他可以通过铁箱的色泽,判断出大致的温度。
这不是精确的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