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头,汝南郡王的儿子赵宗实,现在他不说淘汰了,最少说,没有之前那么突出。
在可有可不有的前提下,这样的学习和选拔的过程,跟科举有些相像,只不过,这个人员更少,更集中,可是鲤鱼跳龙门的几率更大。
一个普通的宗室,可能只拥有宗室之中,最简单,也是最低级的爵位,可是通过了之后,就是储君候选人,无论最后成功不成功,一个郡王的爵位是要有。
对于一些低级的宗室来说,或者是游离于整个核心圈子之外的宗室而言,他们的要求也就是这个而已。
可是如果能够通过五年的努力,越过了这个界限,并且最终成为最终的那一个,那是什么概念,皇帝啊,不但整个家庭成为了王朝的焦点,甚至是家人也跟着鸡犬升天,父母最少是皇伯的身份,兄弟们,只要活着,肯定封王,而且是亲王。
这样的鲤鱼跳龙门,怎么不让人疯狂,更别说这样的选拔过程,很讨喜这些文臣大臣。
北宋的科举,跟唐朝完全不一样,唐朝是科举的雏形,很多勋贵,贵族,不通过科举,就能够进入朝堂,科举只是选拔底层官员的工具。
有唐一朝,科举最终进入到宰抚的,寥寥无几,可是北宋不一样,从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