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想到,却开了个头。
在韩琦吃了第一个螃蟹之后,很快的,另外一个枢密副使也决定,试探性的先购买100万斤。
他负责的是北方城防建设,在城防建设之中,需要大量的石料,也需要大量的铁,100万斤,也就是1个月的销量。
相对胡韩琦,他更加的谨慎,有了一个月的打底,才能够持续后续。
两个枢密副使都已经做出了表率,谁还会停下来,有了大头顶在上面,一些跟铁料这里面,没有什么关系的官员,也开始纷纷出手了。
毕竟,之前整个枢密院的铁料交易,都控制在贾朝昌的手中,能够涉足很少。
铁料便宜,节约的钱,虽然大部分都入不了他们的手,可是哪怕只有一部分,也会让他们宽裕一点。
整个北宋财政紧张,也连带着枢密院手头很紧,哪怕是松活点,或者有额外可以处理的资金,对于任何一个官员都是好事情。
一个个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贾朝昌之前的做法,让铁料进入枢密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关系,在合适的时间点引爆了之后,众人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