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越多的原材料和成品,尽可能的去卖,都买不到的十分之一,消耗巨大,可是收入只有十分之一,短时间,或许还没有什么,可是时间长了,必然会产生问题。
本来找赵信解决,让赵信停下来,或者减少规模的。
铁器的销量很大,利润也很高,特别是在目前赵信成本的支持下,每月查不到有10万贯以上的收入,可是赵信不但不肯,还加大的规模,每天的产出,眼看着,就要奔250万斤去了。
已经绝望的王松,甚至可以预见到破产的那一刻,谁知道,在铁料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赵信主动去销售了。
成绩喜人,大名府的300万斤,可以说是一个强心针,虽然这些只有,10万贯左右,可是却是直接的收入,这对于已经有些支撑不下来的铁匠作坊来说,是一个强心针。
这也只是2个月的量,如果长期下来,说不定,真的能够把大部分的产品销售出去。
工业化生产带来的低廉成本,也就是说,只要销售的数额是一半左右,就足以支撑整体运营,毛利润是一半。
可是这一次,加上大名府和枢密院2700万斤的订单,总数直接奔100万贯去了。
要知道,目前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