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还可以,大规模的购买,就真的不行了,银子和金子,已经流入到了市场,在一些大宗交易的时候,作为货币,可是其中币值波动较大。
在宋初,一两金的价格,大概是8000文,也就是8贯,到天圣六年,40年的时间,不过是8800文,涨了差不多一成,按照时间来说,还算比较平稳。
可是之后,伴随着战乱和其他的情况,金价持续上升,折宗时期,就已经超过万文了,不足二十年后,徽宗初年,就已经到了32贯,足足涨了差不多3倍多。
就算是普通的年份,伴随着夏收和秋收,还有其他的一些波动,金价也开始巨大的波动的,再加上总量很小,不足以支撑大宗的交易,往往是被当做国际货币。
比如说,澶渊之盟和庆历和谈之中,跟西夏和辽国合约之中,北宋拿出来的都是银子。
金银,很早就作为衡量单位和高端货币,可是一直都没有大规模的流通,原因就在于,中国产银很少,也就是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获得了可怕的金银之后,又通过丝绸和茶叶等贸易,大规模的流入到中国。
到明朝中后期,才确定了银本位的方法,在此之前,想都不要想。
正因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