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和楼梯之下,可以方便的支援到棱堡的任何地方。
狄青等人,也是大开眼界,如果不说内部,单纯外部,一个攻击者,最少要付出1.5万人,才有可能拿下这个棱堡,这还是在守军在七百以下的前提下,如果守军的战斗力更强,数量更多,伤亡也会成倍的增加。
可是现在,多了这个内部设计,那么攻城者损失的人数会减少一些的,在损失一万人左右,就能够登上棱堡。
请注意,这是登上,而不是攻占,这是主动退回来的,因为在城墙上面血战,伴随着战局的推移,特别是攻城者逐步的熟悉了之后,耗费巨大数量的精兵和老兵进行攻击的话,很有可能会给守城者造成伤亡。
棱堡纵使有这样那样的好处,有一个硬伤,却是永远都无法避免的,那就是人数。
这个大规模建造的,会成为北宋北方防御体系的堡垒,注定驻扎的人员不多,一般是在700人左右,还是100正兵,200厢军加上剩余的边军和民团的配备。
一旦进入到了交换,哪怕30,40比1,棱堡也无法承担的。
棱堡最多,可以容纳数万人的,可是这样的容纳下去,会很快的陷入到粮荒,同时摆在棱堡上面,就那么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