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到合适的配方,影响玻璃产生的问题就不存在。
烧制玻璃的温度,大概上比水泥高出一点点,却高出的很有限,甚至是在烧制的时候,所需要的环境,也跟水泥和砖窑有些相像,在最初,找到几个这方面的人员,特别是从汴粱重金挖到了一个烧制琉璃的工匠之后,赵信觉得,这个玻璃应该不难。
可是从稳定到丁海军到现在,差不多十个月的时间了,经过了最少上百次,甚至是千次的实验之后,玻璃依然难产,或许说其他方面,比如说,琉璃上面,有一定的收获,可是在透明玻璃上面,一直都是难产,耗费上百万的资金,还没有什么收获。
玻璃相对于砖头,水泥和瓷器,他更加的困难,对于配方的要求非常的高,赵信哪怕再怎么的博闻强记,也不可能的记录起玻璃的完整配方,只是一个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这个配方,指导了玻璃研究的开启,让研究者知道,玻璃是什么,可是跟透明玻璃,这完全是两回事。
玻璃是用石英等天然的硅的化合物,进行调配,煅烧,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不同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的特性,透明和不透明,也就是跟材料的组成有关系。
赵信偏偏不知道,透明玻璃的配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