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抵挡足够震动的地震。
赵信的思维,还是放在21世纪,当时预制板的名声已经烂大街了,特别是那一场灾难,很多倒塌产生的伤亡,都是由着些预制板造成的,这种习惯,赵信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韩琦既然提出来了,打破了他思维的惯性。
连关乎铁路咽喉的桥梁的修建,都可以大量的使用水泥预制件,为什么更加简单的房屋,却没办法使用,只要合理的设置,再加上后续的工程管理,似乎可以把这个危害性降低到最低。
或许他的抗震系数上面,依然比不上现浇,可是却相差不大,反倒是水泥预制件的另外一个出色的性能,那就是方便快捷性,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应用。
这一点,也是韩琦提出的关键,那就是施工的速度的问题的。
棱堡为什么能够在西北之战之中,起到那么大的作用,方便快捷的施工,是关键,真的跟原来的城防工程来说,半年,一年的时间才建设完成,那就耽误大事了。
在封建社会,时效性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最关键的,有些县太爷,甚至半个月,一个月审一次案子,也就是在军事上,比较的重要。
兵贵神速,有时候,一两天的差别,就是一个天上地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