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但是在宋末之前,整个中国只有可以充当丝絮的草棉,而没有可以织布棉花。
北宋前中期,棉花主要是草棉,这是原产于阿拉伯和小亚细亚的也中棉花,跟印度棉比起来,他更加低矮,产量很低,丝绵的效果也不好的。
这一点,从文字演变就可以看出来,在宋之前,棉花的绵字,是绞丝边的,而不是木字边的,就可以看出来。
草棉无法用来织布,当然更不适合成为帆布的基础原料。
后世流行于世的棉花的,并且在中国种植,大获利润的,实际上,是原产于印度的棉花。
这种棉花,天生就非常的高大,经过培育之后,甚至可以长到6米的高度,更加高大,产量更多的棉花,天生就适合织布。
在最初流传的时候,主要的种植地是关陕闽广。
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简单,闽广是沿海的省份,商贸发达,一些海商可以从海上输入,至于关陕,那是丝绸之路在中国的起点,更容易接受到来自丝绸之路上面的红利。
在这个时代,或许前往美洲,非常困难,可是从汉唐之后,中国跟印度的海上商路,一直都繁盛无比。
作为工业时代的标志之一,棉布一直是工业化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