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明确一点,因为5个车站的站点,他是知道的,相对之间的距离,也是一清二楚的,如果按照3个时辰来算的话,平均一个时辰的时,应该是1里左右。
可是按照目前的数据来计算的话,一小时的度,应该是过了12里。
赵信比叶清臣更加清楚,在丁海军,火车的度,已经从最初的2公里每小时,增加到了37公里左右,那是受限于马的质量。
对于北宋而言,或许整体上是缺马的,可是为一条铁路,确切的说,为某一个实验性的列车,准备几百匹马,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就算不从西北调动,单纯枢密院的就够了。
一条铁路,最重要的不是铁路本身,而是机车,在没有蒸汽动力的时候,需要的就是马,很多的马。
就如同这一次出行一样,从汴梁到应天府,一共6个车站,需要换4次马,按照一次4匹,要保证这一个列车,能够顺利的抵达,需要16匹马。
北宋的这一条铁路是实验性质,未来整体铁路的密度也不会很高,可是在丁海军运用的环线铁路,平均一个4节车厢的火车,平均需要1匹马。
那是按照6里来算的,到了3里,应该是乘以五倍,也就是说5匹,这中间有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