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必分,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而来的,这中间,或许有一些巧合,但是也有一些必然。
比如说,中国的人口,一直在一两千万,到近亿之间晃荡,这中间,前期唐朝以前是万,到了宋朝接近并超过一亿,在到明清的两三亿。
这中间,说白了,是土地产出的增加,之前一直都是比较平稳的,从汉到唐,再到宋朝,土地的增加,耕种技术的增加,缓慢的上升。
达到顶点,或者说,不到顶点,因为土地兼并,让普通的百姓拿不到土地,没有一个应对风险的能力的时候,几乎很自然的,就产生了动乱,借助着灾害,或者是外因,推翻一个王朝。
王朝末世,几乎是最为凄惨的,战争永远只有破坏而没有建设,在多年战乱,把人杀的差不多了,大乱之后的大治,说的也是如此。
明清的提升,不是耕种技术,而是红薯,土豆这样,高产的南美作物,进入到中国,然后被大规模的普及,在中国的农耕技术之下,最终种植下去,获得了超量的产出。
跟普通稻米和小麦,能够达到斤已经是极限了,而土豆和红薯,轻松就可以超过斤,后世甚至有上万斤的存在。
或许,土豆和红薯,都有这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