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是基操,可是父子两代同时为皇帝,而且还是不同的国家的,恐怕要追述到春秋战国时期,同样的,在这个时代,北宋和辽国,几乎平分了整个东亚,两国的领土加在一起,超过了千万平方公里,这可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土地。
法理跟皇权之间的冲突,如果换成以往任何的时候,北宋的士大夫肯定毫不犹豫的怼过去,对于有节操的士大夫而言,封还皇帝的圣旨只是基本操作,在大事上面跟皇帝争吵,甚至喷的皇帝满头吐沫的,也都是很正常的。
为了名声,而枉顾朝堂大事,这本身就不是出色的宰抚应该做到,哪怕是包拯那样方正的,也不可能不顾现在情况。
赵信已经凭借着定海军,拿下了辽国,现在正准备开国,那么就算是重新领回了身份,也不可能的继承皇位,一国之君不可能冒着危险,孤身来到北宋的,除非是两国开战,拿下北宋。
这正是他们竭力避免的,而且作为老于世故的这些人,很清楚为什么赵信会这样要求认祖归宗,那就是为立国称帝做准备的。
历史上,哪怕是农民军的起义军,在获得了一定的地盘和权势的前提下,都会美化自己的祖宗,而对于赵信而言,根本就不用美化,对于北宋朝堂的高官而言,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