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伙,你先把金条拿出来,给二位验验货。”
验货,这是做生意必须的,何况这还是价值不菲的金条,买主慎重些,也是理理所当然的。
向涛从口袋里掏出金条,张宏北又将金条递给首饰匠人老头,由他来验货。
老头验货非常干脆,他拿起金条看了看,还感慨说:“多少年没见到这东西了,现在看了挺亲切的。”
再用手掂掂分量,都不用牙咬,就说这金条没问题,就是民国时候的老货。
“我也认可这根金条”张宏北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是对另一位中年妇女买主说的。
中年妇女:“那就切吧,两家一人一半。”
张宏北拿出一把切菜刀,稍稍丈量了下,一刀切下去,短短的金条就分成了两小块。他还把金条的断口给两位买主看,“看看啊,断口里没灌铅。”
小戳子一称,分量丝毫都不能减免,因为价值太大了,秤砣稍稍滑动一点点,就要有几十块的差距,双方谁也不愿吃这样的亏。
所以,秤杆平平的,才是对双方最公平。
称好分量,张宏北算盘叭叭叭一算,老匠人需付出3200块,老女人需要缴付2600块,两位买主都很很爽快的将钱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