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青丝为琴弦。”
    彤鱼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在腰间拿出剔肉的骨刀,在发丝之中断开一小束放在黄迪的手心中。
    黄迪接过长发,转身离开毡房,直奔玄洞。
    制古琴首先要有好木,像长琴那般杉木,只能算是中等琴料。
    而古琴最珍者,尽皆为七韵梧桐,黄迪熬桐油的木料之中便有这种木头,恰好干透。
    随意挑出一根没有变形的梧桐,用柳叶朴刀劈开,然后用木匠工具粗修成一米二多一点的长度,用小木条做腾弦。
    将彤鱼青丝与鞣制的细麻线纠缠成粗细不一的五根弦,固定于粗糙的琴体两端。
    黄迪会弹吉他,也摸过几天古琴,但是古琴只会弹沧海一声笑,而恰好古琴的几根弦,不需要按琴徵,直接就是这个调调。
    他也不是专业乐师,视听练耳是没学过,只能粗略的感觉调子差不多,便满意的收工。
    前后不过一个钟头时间,黄迪就做出了一张能哄三岁小孩的“琴”。
    粗糙!太粗糙!
    就是一个木板子上面几根弦。
    没有抛光,也没有修形,品相甚至还不如长琴的那一把。
    不过黄迪也只能做到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