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师,还有房师。
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同年之子,谓之年侄;座师、房师之子,谓之世兄;座师、房师之谓我,谓之门生;而门生之所取中者,谓之门孙;门孙之谓其师之师,谓之太老师。”
门生就是门人。原本考官与门人的关系,只不过是因了一场考试。一方是考官,一方是考生。考官是奉皇帝命令,考生是遵循制度应考,考中了说明本领到了,被录取是自己应享受的权利。二者之间是公事公办,本无所谓施恩受恩,可是,不知始自何人何时,居然形成浓重私交意识:你只要录取我,你就是我恩师;我只要录取你,你就是我私人。至于略略多尽了点心的,就更应感恩戴德了。
而且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文人之间认同的关系。如果你将来与你的座师理念不同,于朝堂争论,那就是大逆不道,忘恩负义,被整个文人阶层多鄙弃。
但是……
这座师又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
我们做官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报复,为百姓计,为大明计,为天下计。如何能够改变自己的志向而屈从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