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信和大明的书生有一个质上的优势,那就是他的思维没有僵化,来自后世的他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立体思维,发散思维已经成为寻常。所以在他的思维中没有大明书生的桎梏,再加上他的底蕴非常强,既然想到了高度概况这条路,也就推开了破题的大门。
但是大明这些读书人则是不同,别说因为各种原因他们都没有读全四书五经,有的原因是贫穷,根本就买不起全套的四书五经,有的是因为懒。有的是因为精力不够,如此在底蕴方面就已经不如罗信。
更何况……
他们的思维僵化,只知道读死书,历史背景让他们的思维有着历史的桎梏。
罗信在砚台内滴了几滴水。一手揽袖,一手掐起墨条细细研磨,脑海中却是在急速地思索,脸上渐渐地绽放出静静地笑容。
放下墨条,提笔蘸墨。在草纸上迅速地写道:“道本乎天,家修而庭献也。”
破题之后,罗信便文如泉涌,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与之前的破题合成八股,一篇花团锦簇的时文就落下了最后一笔。
从罗信点火烧水开始到他这篇文章结束总共没有用上一个时辰的时间,算算写文章的时间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