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布置的都布置好了。侯大盛现在只需要安静的坐着等结果。
瑞士人并没有给这座地下工事留下什么其他出口,这座工事可以看出来最初修建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进攻。当冷战来临的时候,这里被重新规划修建成为了一个有核防御能力的地下防空洞。在深入地下数十米,至少可以承受一次直面的核打击。
侯大盛都不得不承认,瑞士人在这方面是在投入的令人诧异。也许是佣兵之国传自于祖辈的忧患意识,也可能是小国习惯性的防患于未然。总之,瑞士人在冷战时期改建的核避难所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81%!避难所的人口覆盖率达到了114%。
甚至瑞士人在冷战时期的通过的一条特殊的法律。其规定:地方政府必须为所有的居民提供避难设施。另一条在60年代通过的法律则要求所有在1978年后建造的居民建筑都必须包含一个足以在700米外抵挡1200万吨当量核弹爆炸的避难所。
到了今天,仅拥有810万人口的瑞士全国共有超过300000座私人避难所和5100座公共避难所,其提供的避难席位超过了860万个!侯大盛他们所呆的这个避难所,更是从地下军事工事改造而来。功能较之其他避难所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