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泽附近,有一处土山,山上多黑石。某次大火,山上黑石燃烧数日,伴有烟尘酸涩味道。
原本当地人只是觉得神奇,颇为不解。
那淤泽地的气泡缘何会燃烧?
那淤泽地种缘何会有鬼影蓝火?
那土山上并无草木,只有黑石,缘何会燃烧数日不熄?
是以沛地多有传言,说南去七十里,有祝融神迹。夜则火光、昼日但烟。
等传到沛地后,巫祝们便说此地乃是祝融神迹,需要祭祀。祝融已经不止是大司马,而是被神化出神格,管理光明和太阳以及火焰。
并说如果不祭祀,可能会引发旱灾。
本来就危言耸听,再加上那土山上燃烧的黑石,加上原本这里就有祭祀祝融的习惯,又都是些传说中祝融之后封国的后裔,这样的神话大有市场。
马叔说,绝大多数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伴随着前岁的旱灾大荒,这里的祭祀便日益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几件事之一。
人们想要征服自然,可是对于旱灾无可奈何,只好寄希望于神话,并祈求祭祀能带来好收成,且相信神话是真的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