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果报三世”之说终究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听到此时,他已基本理解了佛家之道,心道:“佛家讲的是修心之道。不论他人如何对我,我常怀一颗善心,如此,天地万物在我眼中将会万般美好。而后,以我之心,度人之心,万千年后,或许会造就一个人人向善的大佛国。届时,无人会施恶,也就不会有怨。我等不能理解,只是缺少一颗无视德怨之心罢了。”
肖逸想通之后,顿时对佛法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不禁感佩道:“佛家普度众生,的确有可敬可佩之处。”
待众生无疑问后,了蕴大师功成身退,结束了论道。按照次序,下一个由阴阳家出场。
阴阳家论道者仍是那邹恒。只听邹恒道:“天地生二气,一曰阳,一曰阴。阴阳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阴阳消长,故生万物。”
正当众生感到云山雾罩,大感迷惑时,邹恒方奔入主题,道:“万物之变,阴阳之化也。纵观万物之变化,皆有阴阳之二性。德为阳,怨为阴。吾等探讨报德报怨,其旨于崇德化怨,开创盛德之世。然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天地阴阳,合成离生,缺一不可。故而,以天地阴阳而论,有其德,则必有其怨。是以,德、怨将始终并存于世,无论谁家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