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也在心中为他叹息,岑参可是含金量极高的进士出身,曾祖是太宗朝的宰相岑文本,父亲也做过刺史,他本身还是才名远播的大诗人。
按理说,岑参应该很容易在官场上,混到风声水起。
但是李林甫把持的大唐朝廷,偏偏就属岑参这样的人,最难出头。
因为李林甫最忌惮的就是岑参这种既有出身、又有功名、并有才华的士人。这样的人一但受到皇帝的赏识,那就有可能会冲击到他李林甫的地位。
于是李林甫一直都在大力鼓吹提拔没有文化的胡人做边将,这就是安禄山等辈得以发达的前提。
朝廷之上,凡是不归顺于李林甫的大臣,一律都要排挤打压解决掉。这就使得许许多多像岑参这样的有志有才之辈,报国无门,只能转投到节度使的麾下去做幕僚。这样一来,朝廷的官员质量不断下降,阿谀奉诚之辈和附庸于李林甫的党羽,相继弄权青云直上。
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为国家所用,却流落到了节度使的麾下,沦为了节度使的私有家臣。
大唐,不光是兵权、财权在不断的被节度使吸纳而去,人才的流失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国家朝廷因此不断衰弱,节度使因此不断壮大……
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