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怀有异志的董仲颖来说,这种或许有利朝廷的事情,恰恰好就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他内心是决计不愿意的。
所以当下朝廷虽然以并州牧相诱,但相比起拥兵三辅的实利,在董卓看来,显然是远远不如的。
州牧制度重新恢复没多久,如今天下十三州也就幽州、豫州、益州三州有任命州牧,挑选的人员还要么就是像刘焉、刘虞这样汉室宗亲,要么就是黄琬这样世家高门出身的天下名士。
董卓以寒门良家子从军的出身,忝为一州方伯,执掌一州军政大事,跃居汉帝国的第四位封疆大吏,若是太平之时,确实是风光无限,董卓定然也是春风得意,爽然上任。可是当下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朝廷诸公又在使用“驱夷狄之兵以攻夷”的伎俩,董卓内心是极不情愿的,虽然这一次面对的是言辞切峻的天子诏书,可他下意识里还是想要再次上表拒绝这一次外调的。
但是这一次,李儒却不是这么想了。他之前那一句“主公,既然情况有变,那么我等也要早作打算了!”,就是在提醒董卓要根据当下形势变化,改变方略了,之前的上zhong下三策已经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原本是zhong策的并州之地,现在俨然已经跃居首位,成为了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