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戏志才眼里,他得到的评价竟然还能多过钟繇、陈群、辛毗等人。
“邯郸子淑,艳尚未闻其高名,何许人氏,还请戏君为我详叙之。”
“邯郸子淑者,阳翟邯郸淳,志行清洁,少年离家,游学京都,拜大书法家扶风曹喜为师,历年磨炼,终于有成。其书法尤其擅长虫篆,才学通敏,下笔洋溢,须臾成文。更难得的是,其人擅长讲述、撰写怪诞巧笑之事,初闻之令人捧腹,深思则令人自醒!”
“原来如此!”
阎行点了点头,战国之时就有小说家之言,又有诸如宋人揠苗助长、郑人买屐、楚人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汉代又有像东方朔这类滑稽之士。看来戏志才称赞这个邯郸淳,并非因为他是能够与荀彧、荀攸比肩的才智之士,而是因为其人擅长讲述、书写笑话,符合戏志才的心性脾气,才让放荡不羁的戏志才特意高看一眼。
席间闲聊,阎行也想和戏志才拉近感情,于是也顺着他的意思继续问道:
“其人既有巧笑之言,戏君不妨为我复述一二”
戏志才边饮酒边轻笑,口中说道:
“正好,酒席之间,既无歌舞声乐,又无唱令行酒,饮来殊为无趣,在下这里就有一个笑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