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课。他答应不杀李思 文,但却把他驱逐出了长安,无诏不得还朝。随即加封李绩,以安其心,彰显胸襟。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让你心里有怨气都说不得。
而李绩要去并州,李世民明明愿意答应,却仍然摆了一道。让英国公府同时失去李绩和李弼两个当家人,彻底在长安无法立足。这便是要告诉李绩,朕不是你可以摆弄的,不是你说什么,朕就要听什么。试探朕,你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绩自然是领悟了李世民的意思 ,因此才心中惶恐不安,来找到李牧托付。他不是不想要酒坊,而是已经不敢要了。如今李世民已经生气了,若不乖乖接受他的惩罚,随之而来的不知还会是什么。而彼时李绩和李弼都不在长安,李震的性命,可就危险了。
李震身为英国公世子,李绩出镇并州,他必定要留在长安。说是人质也好,古往今来皆如此,李绩不敢提出异议。
如此梳理一番,李牧便清楚了。李绩的选择,是无奈之举,也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李牧深吸了口气,道:“义父,我知你的苦心了。但是我与思 文约定在先,也不可轻易更改。不如这样吧,昨日思 文走的时候,我已跟他说了,让他在定襄再办一个酒坊。本意是让他赚些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