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喜好,基本上是没有大臣会赞同的。现在赵高提出的这点,可以说挠到了皇帝心里最深的痒处,更何况赵高还是行动派,许诺三年之内必然有所收获,仅仅这一点就足够嘉靖皇帝将他和其他的方士区分开来,对他另眼相看了。
不花钱,能赚钱,能除逆,能找仙药,这种零成本大收益的买卖,别说是坏一项祖宗成法,就算是十项百项,他也会仔细思考一下会不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影响之后再做决定。
半月之后,在皇帝的极力支持,内阁成员集体沉默下,赵高获得了“相机决断”处理沿海事务的权力,当初上书的几位大臣或遭贬斥,或者直接致仕,这一点,还是对赵高的名声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传说度下降了一点。
这也可以看成他为此付出的代价。
毕竟私贿皇帝,寻仙问药这种事情,都可以看成是奸佞所为了,如果不是有着特殊称谓“忠贞之士”保驾护航,相信反对的声音远不止眼前这一点点。
万一遇上几个向海瑞那样上奏,不从就自杀的言官,皇帝考虑到自己后世的名声,这种事情想办成难度还真不小。
大明文臣里,专门怼皇帝,等着皇帝打板子,最好直接砍头然后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