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术讲述道:“黄家原本也不算是景德镇多出名的瓷器世家,他们家发迹就在明朝永乐年间,那时候黄家的祖先名叫黄福,出身贫苦,农民出身,6岁的时候被送去学手艺,因为学得快,人又踏实,深受师父的喜爱,师父就给黄福改名叫黄承志,顾名思 义,就是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和志向。”
后世瓷器的收藏中,永乐年制的瓷器又称为永乐款,意为明朝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纪年款。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内底、器内腰部或颈署有刻划或模印的纂书体“永乐年间”四字款。
尉迟然问:“官窑和民窑的区别是什么?”
刑术解释道:“官窑的说法源自于唐朝,意为贡器和官厂。贡器指的是,官府监督民间瓷窑烧制,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而官厂的意思 就是指由官府建立的瓷窑,不过那时候官厂极少,都是采取官监民烧的方式。”
当时唐朝还在景德镇设置了司务,专门烧制瓷器,到了宋朝,也有类似的部门,后来的元朝也有设立。
民窑广义上,是指非官府经营的商品性生产的瓷窑。
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当时黄承志的师父就是负责官窑烧制的,但自己也有民窑,但是按照规矩,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