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值,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他们都是值得尊重的。”人还未至,声音就先传了出来,且仅仅只是一句话,就引来了看热闹的百姓们大声的叫好。
来看热闹的百姓,多是农民、商人和工人的身份,杨晨东仅仅只是一句话,便是引起了大家的共识,他也瞬间转换了角色,成为了这些人的代言人,那怎么会不引起大家的好感呢?
但同样听到这句话的何文渊几人脸色却是难看了许多。不管别人是不是听的出来,他们几人是听的非常清楚,那就是这位忠胆公将农民、商人与工人和读书人相提并论了,仅仅是从这一点上来看,心生不满也就是在所难免。
大明时期,并非是所有人都可以去读书,有机会去读书的。
一来,读书的费用高昂,需要去请好的先生以教习,这可是需要花银子的。
二来,读书人也讲究门弟之分,如果没有好的家世,便是读了书没有人举荐也难有什么出路,往往只能做给人代写家信和帐房先生的工作,那样同样很难被人瞧的起。
三来,读书人中最终中秀才,成举子,入进士为官的比例也是相对较少,很多人或许读了一辈子的书,到死也难混上一个秀才的身份。
又费钱,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