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七。这一日也是杨家书院开院的日子。
年前的时候,以连续几首诗词震得前来找麻烦的何文渊等人是无地自容。尤其是那一首《施氏食狮史》更是让人称其。值得的一说的是,在过年拜访的时候,杨晨东竟然还主动去了何府,找到了何文渊,送上了自己亲手所写的《施氏食狮史》书稿。
那天就曾说过,何文渊若是不低头认错的话,《施氏食狮史》的书稿是不会面世的。但事实上,杨晨东并没有这样做,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想法,主动拜访了何文渊,给足了对方的面子,这便是会做人。趁着过年期间,舍去了国公爷的身份,以小辈之姿而来,那无论做出什么事情来,别人也说不得什么的。
杨晨东的做法,自然让何文渊感激不已。有了台阶他岂会不下呢?更不要说,这些日子他一直为此事烦心,很多对《施氏食狮史》起了兴趣的大儒,都主动找到他,说是希望可以低下头,拿到这个书稿。
这就是文人的另一种特性,一旦遇到了好的文章,那一定是要一睹为快的,不然真会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这些大儒之中,有些人的身份还很不一般,论起资历来与自己也不相上下,这便真是为难了何文渊,因为他真的做不到去低头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