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调集京师附近的兵力勤王,其次就是要挑选一名可领军的大将,以挡敌军于城墙之外,即可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不错,调兵在后,选将在前。”朱祁钰听闻感觉到十分有理,当下就对着兵部尚书仪铭说道:“仪尚书,你即可发文调集京师附近的军队前来保卫京师。”
“臣遵旨。”仪铭答应一声之后即手持笏板退出了朝堂。
“好,下面大家说一说,谁可领兵与瓦剌大军一战?”朱祁钰的目光向着朝堂之上的群臣身上扫去,眼中的渴望之色,十分明显。
只是这一问,朝堂上下尽皆是静声一片。
先有土木堡五十万大军惨败,接着石亨将军率十五万大军亦不得胜,如今朝中不过仅仅只有几千人马,纵然等待三日之后,兵力也不过万余罢了,那拿什么去抵挡精锐的瓦剌骑兵呢?
能够屡败大明军他的瓦剌骑兵,此刻已然让众臣们谈虎色变了。
群臣都不说话,这可是急坏了朱祁钰,“怎么,我泱泱大明,竟然连一个可以统帅三军的大将军都有了吗?”
重文轻武,一向是明朝朝堂之上的基本国策。其实不仅是明,便是从最早的汉开始,在到唐、宋皆是如此。毕竟武强文弱,于国家的安稳